媒體聚集
媒體聚集
婁底新新網訊 近日,在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早產兒隔離區,一名病情趨于穩定的29周胎齡的低體重早產寶寶,正躺在媽媽的懷抱里接受“袋鼠式護理”,傾聽著母親的心跳,享受著偉大母愛的關懷......這是該院新生兒科新引入的——“袋鼠式護理”護理模式,打破了傳統隔離護理理念,體現了現代醫學的人性化。
這名早產寶寶(化名圓圓)剛剛出生時,體重僅1.1公斤,各系統發育還不成熟,經過科室將近一個月的積極治療與精心的護理,目前病情穩定,已撤離呼吸機過渡到鼻導管間斷吸氧,由禁食改為滴管喂養、胃管喂養及部分靜脈營養。以往,早產寶寶被隔離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里,家長想見一面都難,而“袋鼠式護理”模式,卻可以讓寶寶在早期即和父母進行一段時間的肌體接觸。“我每天都會來看看他,不再那么焦慮不安,每天跟他說說話,我感覺他能聽到,他會在我懷里伸伸手腳,很驚喜!”圓圓的媽媽說道。
“目前,寶寶恢復得不錯,體重已達2公斤,母乳量每次能達到30毫升。”新生兒科護士長趙娜告訴筆者。據悉,袋鼠式護理的發明,是受自然界袋鼠的啟發。袋鼠媽媽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育兒袋內,既保暖又能刺激生長,還方便喂養。臨床結果顯示,早產或出生時體重偏輕的新生兒通過這種護理法,能夠降低感染率,降低罹患嚴重疾病幾率,改善睡眠習慣,減少體溫過低風險。配合新生兒的治療護理,能促進寶寶盡快達到正常發育指標。
在病房里,筆者看到圓圓媽媽正抱著孩子,臉上露出了笑容。她表示,從內心非常感謝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全體醫務人員,他們對圓圓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愛。對于這種“袋鼠式護理”,她非常認可,自己每天能抱抱孩子,感受孩子的心跳,感覺非常幸福。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官方微信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官方微博
婁星區人民醫院(訂閱號)
婁星區人民醫院(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