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湖南疫情輸入和擴散風險持續存在,婁底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命令,疫情防控工作由常態化防控轉入應急狀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再次來勢兇猛的疫情,婁星區人民醫院在第一時間迅速作出反應,醫院黨委召開中共婁底市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成立集中隔離點臨時支部委員會會議,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求,成立9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和轉診轉運、外采核酸臨時黨支部等11個疫情防控一線臨時黨支部,層層壓實防疫抗疫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加強疫情防控集中統一領導。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醫院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勇挑重擔,第一時間投入戰“疫”之中,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醫院承擔了9家隔離酒店醫學觀察任務,截止目前,累計收住8500余人。在醫院黨委的統籌安排和指導下,全線推行獨創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醫院管理模式,按照乙類傳染病的標準進行管理,提供個性化、有溫度的服務,將接診篩查、密接類型劃分、風險等級分層入住、臨床觀察項目和程序、感控消殺流程、防控檢測等每一項工作都分解到項、落實到崗、量化到人,實現了0投訴。
隨著“黃碼”人員增多,核酸采樣和檢測任務日益繁重,醫院立即在院內專門抽調精干醫護人員成立了200人的核酸外采應急隊,能夠緊急響應上級部門調配,承擔學校、福利院、羈押場所、廠區、企業、機關等地的外出核酸采樣,應急響應全員核酸實戰演練。2022年1月以來,截至目前共為25萬余人進行核酸采樣。同時,還整合醫護人員成立了院內核酸檢測機動隊,檢驗科和核酸實驗室的人員也進行了調配充實,確保能夠滿足“戰時”情況下核酸實驗室的滿負荷運轉需要。
醫院在全院范圍內調劑人員、車輛,抽調9輛車和14名醫護人員共同組建了疫情防控轉診轉運工作專班,截至2022年4月8日,共計出診8289趟,接診8963人次。轉診轉運工作組嚴格按照要求對經機場、車站、高鐵、火車站等場所返(回)婁的境外人員、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密接人員、次密接人員、健康碼為紅黃碼人員、其他需要集中隔離的人員進行閉環轉運,司機與醫護人員二級防護,負壓型救護車,一車一人,一趟一消殺。嚴格執行時限要求,積極與機場、車站等場所進行協調,充分拉近車輛與人員直接的距離,減少人員的接觸范圍和時間,做到不擾民、不造成恐慌,并實現了零感染、零事故。
工作掠影
婁星區衛健局黨組成員、醫院黨委書記賀軍民(左)在金和康年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推行醫院管理模式
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轉診轉運臨時黨支部書記鄒自平(右)對轉診轉運進行調度
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金和康年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曾華(中)在金和康年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指導打造醫院管理模式
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萬源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易賽君(左)在萬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指導打造醫院管理模式
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城市精選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劉碧微(右二)在城市精選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指導打造醫院管理模式
黨旗飄揚、黨徽閃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疫情面前,醫院各級黨組織保持“臨戰狀態”,堅守陣地、筑牢堡壘,醫院黨員樹立“戰時思維”,聞令而動、沖鋒在前,凝聚起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為堅決遏制疫情發生和擴散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