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星區人民醫院成功挽救一高危孕產婦 母子平安
8月16日,26歲的產婦梁女士,因不規則下腹脹痛10小時伴陰道流血5小時,緊急入住我院產科。經醫生診斷:G4P1宮內妊娠26周、LOA、單活胎、先兆流產;邊緣性胎盤前置。住院后因反復陰道流血,梁女士多次要求放棄胎兒,要求剖腹取胎。但考慮到梁女士所懷嬰兒為前置胎盤,下一次得前置胎盤的可能性極大,這一次剖腹以后,子宮能不能保住,下一次能不能懷得上,這都是個疑問?對于梁女士來說來說影響就是一輩子的事。所以產科主任曾海波、副主任李瓊、副主任陳志等多次與梁女士及家屬溝通,做孕婦思想工作,勸慰其保留這個孩子,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有一線希望就不要放棄。并通過各種途徑反復托人為患者購買保胎藥物-鹽酸利托君注射液。
8月21日下午,梁女士出現陰道流血增多,繼續保胎可能危及母嬰生命,醫生討論決定對梁女士實施急診手術終止妊娠。經精心準備、備血,成功手術產下一超低體重的早產男嬰。因母親前置胎盤及胎膜早破,剖宮產出生,出生時有青紫窒息,轉診醫院兒科,經診斷患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為孕27+6周早產極低體重兒,伴有新生兒窒息和腦損傷。入院后醫生告病危,但為了一線希望,醫院緊急對患兒采取了保護性隔離,上監護,鼻塞CPAP輔助通氣,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促進肺發育,用頭孢甲肟預防感染等措施。經過及時搶救患兒血氧飽和度持續上升,最后維持至93%左右,未見明顯發紺,氣促好轉。術后母子倆生命體征平穩,逐日恢復。
婁星區啟動抗旱、防高溫中暑 醫療巡診小分隊
8月17日,婁星區啟動抗旱、防高溫中暑醫療巡診小分隊,200多名醫務工作人員組成30個小分隊深入1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給田間地頭的村民們送去防暑降溫藥品及避暑知識。
上午8:30,在婁星區衛生局參加抗災防病小分隊下鄉啟動儀式后,我院醫務人員組成兩個小分隊,分別由院長易軍波和黨支部書記賀軍民帶隊深入到雙江鄉農新村和茶園鎮石塘村為飽受干旱之苦的村民們送去藥品和防中暑知識。
在雙江鄉農新村,一位老漢正頂著高溫在自家的田里給禾苗分叉,他抬頭便看到抗旱醫療分隊的隊員給他送來防暑藥品。易軍波院長親自下到田間親切的囑咐著老漢:“這三四十度的高溫,老人家還是要注意防護,馬虎不得,我們給您送點防暑藥品、有藿香正氣水、人丹,如果不舒服了就吃一粒,到陰地方去休息一下,千萬別中暑了。”老漢接過了藥品感動的握著易院長的手連連說:“謝謝你們,這實在是領了你們的情。”
在送知識送健康過程中,小分隊了解到雙江鄉農新村村里有一特困難又患有先心病的高危孕婦,高溫天氣下情況使得更加危險,小分隊立即帶領產科、內科醫生趕到她家并針對性檢查,經檢查,該孕婦胎齡達35周,并患有先心病,高危評分達50分。先心病有三個危險期,32到37周、分娩期和產后7天,這三個時期對于這位孕婦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易院長不但送上了藿香正氣水和人丹等防暑藥品,詳細講解了藥品的使用方法,送上了 元慰問金,還表示我院會在這段時間內對這位高危孕婦嚴密地監測,確保這名孕婦的分娩和生命安全。
與此同時,由賀軍民書記帶領的小分隊也趕赴石塘村,為村里送上10000元防暑抗旱費、防暑降溫健康知識以及藿香正氣水、人丹等防暑藥品,并囑咐村支書一定要加大防暑抗旱工作力度,確保群眾飲水、用水安全。
小分隊在抗旱期間向群眾詳細講解各種疫情、疫病的防控知識,飲水、食品安全知識,并免費贈送人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確保群眾不因旱情致病。據統計,本次我院共計發放貧困救助金和防暑降溫費 元,免費贈送人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300余盒,
聽力疾病居新先病第二位 家長請重視聽力篩查!
許多新媽媽也許并不知道,聽覺系統的疾病在新生兒先天性疾病中,僅次于先天性心臟病列居第二位,嚴重危害著嬰幼兒的健康。
8月11日,我院開展了“惠耳之聲 耳聾康復知識專家講座”,特地邀請了來自杭州耳聾康復研究所主任周興龍、杭州聾兒康復中心聽力學學士李彥林、杭州聾兒康復中心高級聽力師李大偉三位教授為來我院就診的患兒家屬講述聽力疾病的產生過程及預防手段。希望通過知識講座來提醒廣大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聽力篩查。
據衛生部門數據顯示,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就有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為聾人。其中60%以上是遺傳,剩下的40%聾兒是由于母親孕期感冒、發燒或者亂用藥,不適當輻射照射所致。這類疾病多發于農村地區,大多由于農村居民對疾病的意識不到位,家長重視不夠,加之農村醫療條件差,導致一出生沒有及時篩查診治,導致病情延誤,嚴重者成為聾啞兒童。
培訓會上,杭州耳聾康復研究所主任周興龍告訴家長們:新生兒從出生開始到半歲之間,最好接受3次聽力篩查,分別在出生72小時、3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一旦確診,應及時去診治中心接受治療,爭取在1歲左右進行手術,才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聾兒語訓是一個搶救性的工程,講究的叫三早,早發現、早干預、早語訓、這個三步是缺一不可的,六個月以內小孩的干預對一個重度的耳聾者通過治療后能夠恢復到正常兒童言語水平的90%。新生兒從出生開始到半歲之間,最好接受3次聽力篩查,分別在出生72小時、3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一旦確診,應及時去診治中心接受治療,爭取在1歲左右進行手術,才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培訓現場,三位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聽力疾病的產生過程及預防手段,極大的提高了患兒家屬早發現、早干預、早語訓的診療意識。
快樂創衛
——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創衛工作深獲省專家組好評
“當不少單位認為創衛任務重、壓力大、負擔重時,走進婁星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撲面而來的是創衛的熱情和快樂。這種寓教于樂,不斷創新創衛理念和方式的‘快樂創衛’的經驗值得肯定和推廣。”日前,省專家組對我院的“快樂創衛”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
自開展創衛活動以來,我院嚴格按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要求和標準,結合醫院實際,積極開展了醫院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活動。
強化領導健機構。我院高度重視對醫務人員、病友、家屬及群眾的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成立了專門的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領導小組和科室,負責全院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各科室、各病區責任人對住院病人進行了入院教育、病房教育、出院教育等全程健康教育,責任護士、管床醫生從病因管理、臨床癥狀、治療護理等方面進行系統講解、示范,把健康知識轉化為患者的健康行為。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素質,增進了醫患之間的良好關系。
強化宣傳造氛圍。在門診部、住院部各科室設立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專欄,每兩月定期更換內容,每間病房內均有各專業科室的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專欄;在門診設置集健康宣教處方、大眾衛生報、健康報等資料為一體的報架,廣泛深入對病人及家屬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宣傳;門診大廳、病房電視機滾動播放健康教育宣傳片,每年受教育群眾達數萬余人;利用節假日在公共場所開展預防艾滋病、手足口病防治等健康知識以及“除四害”工作宣教;結合季節性疾病、常見病及多發病,編輯制作各種健康教育資料,發給來院就診的患者及家屬;制訂《醫院禁煙制度》,在各病區及辦公場所設置禁煙標志,醫務人員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愿當禁煙勸導員;深入鄉鎮、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發放健康宣傳資料,每年免費對社區60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24小時提供健康咨詢服務。
強化創新創品牌。對全區4200多名教師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把古代健康教育的名言請著名書法家書寫在扇子上,并制作精美的掛歷,每位教師人手贈送1套,并對老師相關疾病用健康處方的形式進行跟蹤健康宣教,為提高教師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與婁底手機報、婁底廣電報等媒體共同舉辦《健康故事專欄》;舉辦孕產婦學校,每月16日、30日對轄區內孕產婦免費進行了孕前、孕中、產后及寶寶喂養知識的健康講座,發放健康宣教資料,有效降低了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利用網絡優勢,在醫院網站開辟健康宣教、健康教育處方等專欄,宣傳孕產婦保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等防病、保健知識,不斷提高人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水平。據統計,近年來我院共進行了各種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愛國衛生講座100余次,參加人數達2萬余人;每年發放健康教育處方20多種,免費發放健康處方100萬張,宣傳小冊子20萬余份,3年來共投入資金近300萬元。成功地闖出了“快樂創衛”的新路子,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
喜訊:熱烈慶祝我院婦科開展的“使用雙極電凝進行完全性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項目榮獲婁底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我院實行人才興院,科技興院的又一喜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