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兒科
安撫孩子的情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究竟我們應采取哪些步驟來安撫寶寶的情緒呢?以下是幾個建議:
1.了解嬰幼兒的情緒發展
嬰幼兒的情緒與成人間有著極大的差異,對于他們的情緒,我們不能以我們現有的經驗與感受來加以推測。在嬰兒出生時,他所具有的情緒反應包括自發的微笑(非社會性的,沒有原因的微笑)、驚嚇、苦惱(對痛或不適的感覺)、以及嫌惡。到了三到六周,他開始具有社會性微笑、生氣、驚訝以及悲痛的情緒。到了五至六個月,他開始覺得害怕,十二個月到十八個月之間,寶寶則會開始具備同理心,也會開始覺得羞怯、屈辱、驕傲,以及內疚,同時也會開始忌妒,并具備自我意識,開始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不同,他們會出現越來越復雜的情緒反應。
另外,對嬰兒情緒發展的知識,也可以幫助媽媽們檢視自己寶寶的情緒狀況,因著年齡的不同,找出寶寶情緒欠佳的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情緒安撫方式。
2.提供寶寶正面的情緒刺激
嬰幼兒情緒發展是一個累進的過程,越具備愉快經驗的孩子,越能處理不悅的情緒。也就是說,寶寶越是生活在愉快的情緒經驗中,他越具有抵抗負面情緒的能力,而當情緒出現不安時,也就容易被母親所安撫。所以嬰兒一來到人世間時,我們就應該多給予他愉快的情境,避免負面的刺激,例如應該多維持他生理上的舒適,讓他吃飽睡好,衣著溫暖舒適,并給予充份的活動空間,以及身體上的接觸擁抱。而在心理上,則是給他充份的安全感,也要與他建立安全的依附關系,不妨多和他說說話,輕聲的耳語交談、微笑語溫柔的響應,并且盡量與他互動,這些都是為寶寶情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好方法。還記得狀況一中的甲寶寶嗎?他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
至于傳統方式中,要將寶寶綁住以免驚嚇,或是將眾多的衣物裹住寶寶,以免著涼,或是滿月以前的嬰兒不可以多抱的養育方法,建議您就讓他成為「傳說」,別在您的家中出現!
3.安排平和的環境
情緒的平和,有助于寶寶的情緒調適,過多且過于復雜的刺激,會使得寶寶不安。雖然在嬰幼兒的教養上有句經典名言是「提供孩子豐富的刺激」,但是這是指環境中有益的物理刺激,并非只有情緒上的刺激。對寶寶有益的是平和的情緒刺激與有規律的節奏。所以在寶寶所處的環境中,不論人、事、物,都是以溫和為佳。當然也應提供給孩子大笑的機會,但是過長時間的刺激會帶給孩子后遺癥,如狀況一中甲寶寶的情形即為如此。建議您給予孩子合宜的情緒刺激。
此外,在環境的干擾因素上,也應加以控制。環境中的吵雜,尤其是長時間的噪音也易使寶寶的情緒陷入不安,長期下來,對寶寶情緒的調適能力會有負面的影響。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官方微信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
官方微博
婁星區人民醫院(訂閱號)
婁星區人民醫院(服務號)